产品知识
人行道砖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?
信息来源:www.ahyonggu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11.25

人行道砖的表面处理工艺直接影响其美观性、防滑性及耐久性,常见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1. 压花/模压处理

通过模具在砖坯表面压制出凹凸纹理或仿石材、木纹等图案,形成立体装饰效果。此工艺成本低且,适用于需要仿自然材质的场景,纹理深浅可调,兼具防滑功能。

2. 水磨处理

砖体成型后经高压水冲洗表面,露出内部骨料颗粒,形成粗糙的哑光质感。水磨工艺防滑性优异,适用于雨雪频繁的潮湿区域,但长期使用后骨料可能脱落。

3. 抛光处理

采用机械打磨使砖面光滑如镜,呈现高亮度效果,多用于商业广场或景观步道。抛光砖美观度高,但遇水易打滑,需搭配防滑槽设计。

4. 火烧面处理

高温火焰喷射砖面,使表层矿物爆裂形成均匀的粗糙麻面。此工艺抗滑耐磨性强,且色泽自然耐久,多用于高市政道路,但能耗较高。

5. 喷砂处理

利用高压气流将砂粒冲击砖面,形成均匀的细密磨砂质感。喷砂工艺可控制粗糙度,防滑性能稳定,适用于斜坡、台阶等安全需求高的区域。

6. 釉面处理

在砖体表面施釉后高温烧结,形成玻璃质保护层。釉面砖色彩丰富且耐污抗渗,常用于景观步道,但釉层磨损后防滑性下降。

7. 防滑涂层

在成品砖面涂覆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材料,增加摩擦系数。此类工艺施工灵活,可针对性地提升局部防滑性,但涂层寿命有限需定期维护。

应用选择

不同工艺需结合使用场景:高区域优选火烧面或喷砂工艺;景观工程可采用压花或釉面砖;潮湿环境宜用水磨或防滑涂层。同时需考虑成本、维护周期及环保要求,例如抛光工艺需频繁清洁,而火烧面工艺碳排放较高。现代工艺亦趋向复合化,如压花+防滑涂层,兼顾美观与功能性。